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8
编号:13760706
肺癌的生物靶向治疗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8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肺癌的生物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 服用吉非替尼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吉非替尼治疗后达到的症状缓解率超过25%;疾病控制率超过60%。结论女性、不吸烟、腺癌、PS评分好的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疗效较好,耐受性较好。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物靶向治疗;临床观察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80%左右。患者就诊时往往已处于晚期,错过了根治性手术或放疗的最佳时机。这些患者治疗以化疗为主,其中一线治疗是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化疗所能达到的中位生存期约为6个月,疗效不尽如人意,五年生存率较低,人们需要更为有效的二线、三线治疗方案,特别是一些与传统化疗药物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以达到更好的疗效。生物靶向治疗作为继传统疗法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手段,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已显示出较好的疗效。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既往接受过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 ,采取口服吉非替尼片进行生物靶向治疗的方法,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0例病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21例(700%),女9例(300%),排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平均年龄565岁,最小31岁,最大81岁。31~60岁年龄组有18例(600%),60~70岁年龄组有8例(267%),70岁以上年龄组有4例(133%)。吸烟状况:无吸烟史17例(567%),有吸烟史7例(233%),偶尔吸烟1例(33%),经常吸烟5例(167%)。组织学分型:腺癌20例(667%),鳞癌5例(167%),细支气管肺泡癌2例(67%),腺鳞癌1例(33%),未分化癌1例(33%),大细胞癌1例(33%)。WHO体力评分:0分有5例(167%),1分有18例(600%),2分有6例(200%),3分有1例(33%)。非小细胞肺癌状态:转移性M1 24例(800%),局部晚期M0 6例(200%)。曾接受过化疗方案治疗个数:1个15例(500%),2个10例(333%),3个及3个以上5例(167%)。
, http://www.100md.com
    12方法在对患者进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吉非替尼片,1次/d,1片/次(250 mg),空腹或与食物同服。无需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或肝肾功能状况进行剂量调整。1个月后观察患者的客观症状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

    2结果

    21疗效分析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平均为685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平均为352个月。女性患者的生存情况优于男性患者(1057月∶520月;P<005);不吸烟或曾吸烟患者的生存情况优于吸烟患者(978月∶513月;P<005);吸烟量越少,生存期越长;PS评分0~1的患者生存情况优于2~3的患者(1032月∶524月;P<005);30例患者中共有26名患者可以评价疗效,症状缓解率超过25%;疾病控制率超过60%缓解率。 影响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的多因素分析提示性别、年龄、吸烟情况是影响症状缓解率的独立因素,而性别是影响疾病控制率的独立因素[1]。吸烟对吉非替尼疗效的影响是非常大的。30名患者中,就诊时调查,已经戒烟的患者19例(6604%),仍然吸烟的患者为11例(3396%)。 从观察结果中发现,在吸烟者中,吸烟量较少的患者生存情况可能优于吸烟量较多的患者,吸烟量越少的患者生存期可能越长(1年吸烟量低于400支的生存期平均1543月,一年吸烟量在400~799支的726月,800~1200支的533月,>1200支的518月)。由于观察病例数较少,此结果笔者还会进一步研究。
, http://www.100md.com
    22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腹泻、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和痤疮,发生率20%以上。大约8%的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因不良反应停止治疗的患者有5例。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腹泻,主要为轻中度,发生率>10%;皮肤反应:主要为轻或中度多泡状突起的皮疹,有时伴皮肤干燥发痒,发生率≤10%;全身反应:呕吐,口腔黏膜炎,脱发乏力,多为轻度,肝功能异常,主要包括无症状性轻或中度转氨酶升高,发生率≤1%。上述不良反应一般见于服药后一个月内,通常是可逆性的[2]。

    3讨论

    肺癌生物靶向治疗与传统的化疗方法不同,它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某些特定位点,这些特定位点在正常细胞通常不表达或很少表达,生物靶向治疗是目前最具希望的治疗策略。因此,靶向治疗的药物具有高度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或仅很少损伤正常细胞的特点[3],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极好,毒副作用也很小。吉非替尼片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ATP结合位点抑制剂,是肺癌生物靶向治疗的代表性药物,它能够阻断下游信号传导通路,诱导肿瘤细胞程序凋亡,显著缩小实体瘤,明显改善患者的主客观症状和体征。
, 百拇医药
    肺癌从发病机制上可分为两类,一类和吸烟有关,由于长期大量吸烟会引起基因突变,进行生物靶向治疗是无效的;另一类是因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突变[4]。这类患者进行生物靶向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据笔者临床观察发现,凡为女性、不吸烟、腺癌的患者,特别是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且伴两肺弥漫性病变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往往有很高的突变率,这些患者对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效果尤其明显,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口服方便。

    根据肺癌的生物靶向治疗观察结果,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是肺癌治疗的方向。靶向治疗的观察结果对指导临床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法,能得到最大的治疗效果,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近些年的临床研究使笔者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针对每位肺癌患者,临床医师能够根据“个体化”情况,给每位患者设计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法、选用个体化的治疗药物、每种药物采取个体化的剂量等等,从而避免无效治疗,使每位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得到最规范、合理的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长期生存率。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廖羡琳.肺癌生物治疗临床进展.实用肿瘤杂志,2001,16(4):221

    [2]罗荣城,左强.肺癌生物治疗与生物化疗研究进展.癌症进展杂志,2006,4(3):492-496

    [3]朱小花,田应选.肺癌生物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931

    [4]Fubuoka M,Yano S,Graccone G,et al.Multi-institutional randomized phase Ⅱ trial Gefitinib for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of Clinical Oncology,2003,21(12):2237-2241

    【收稿日期】2011-08-03, http://www.100md.com(高建平 蔡景富)